Zisha teapot Duo Zhi, handmade by artist Level 3, SHENG Zhong Jie 盛中杰(L3-2015)Shi Hong 石红“掇只”

  • $900.00


壶名:掇只

泥料:石红 Shi Hong 

最为特殊的一款紫砂泥料,练泥和制作难度都极其高。是所有紫砂泥料中含矿物质最多的泥料。其中对人体有益的铁、锌等含量均高于其他泥料。

容量:200ml

石红,是最神奇,最特殊的一款紫砂泥料,练泥和制作难度都极其高。是所有紫砂泥料中含矿物质最多的泥料。其中对人体有益的铁、锌等含量均高于其他泥料。

极其适合冲泡 六堡茶、老熟茶。

石红产量稀少,含砂成分多,可塑性低,单一矿不宜成型,常打成浆泥,一直以来都与其他矿料配合使用,以提高成色(色感和润度)及粘稠度。

用纯石红做出来的紫砂壶,不仅难以成型,成品率也是极低。

顾景舟先生和王寅春先生对 “ 石红(石黄) ” 有不同的看法。

王寅春先生觉得石黄是红泥,而顾景舟先生反驳他说不是红泥,因为烧出来是紫黑色的。 事实上,内核呈土黄色的“石黄”,烧出来是呈红色的,暗红色的“石红”,烧出来呈黑色。紫砂泥“犹天文之燦然”,两位先生都没有说错,只不过是自然界与他们开的一个玩笑罢了。

 器型

掇只壶,因其造型像宜兴当地以前使用的一种装调料、糖果的容器“掇子”,所以又被称为“掇子”,因为“子”是入声,现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发音,逐渐传为“掇只”,实为勘误。掇只壶为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所创制。

其造型简洁大方,整器莹润饱满、浑朴典雅,以简练的线条来体现其内蕴,昂扬挺拔,气韵夺人。

有人称赞掇只壶为光素器的巅峰之作,被紫砂陶人奉为圭臬,可谓是紫砂光器的形象代言人。

《宜兴县志》中记载的这把千金之壶是一件被称为“掇只”的紫砂壶,“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最早是莲子壶先出现的,早在清代雍正年或更早就已经莲子壶器形的存在了。原始的莲子器形,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现在的莲子壶型基本上是下面这样子的。

而掇只壶,是由莲子壶改变的壶型,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盖里也变化成双层,这也许是掇,落起来的最初起因吧。后来冯友庭与程寿珍师徒把掇只脖子加高,盖更接近半圆型,壶钮也更圆。这样就像三个落起来的球,所以叫掇球。究竟是先有掇只、还是掇球,实在是无从考究。

 

作者:盛中杰

盛中杰,男,1972.06.15,国大师徐汉棠入室弟子。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Level 3 (awarded in 2015),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89年89年考入丁蜀职校主办,紫砂二厂协力,由徐汉棠任技术总辅导,张宇智任造型设计总监的紫砂艺术班(在范永良门下)学习。

1992年,在紫砂二厂培训中心协助王福君带班。

1994年,任紫砂二厂特艺车间技术总监。

1995年,任丁蜀职校紫砂班高级辅导。

1996年,调入紫砂二厂开发科。

1999年,调入紫砂二厂研究所。


个人荣誉

2000年作品“仿古壶”在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银奖

2005年作品《太虚》在第二届陶艺专业新人新作展中获优秀奖。

2005年作品“步步如意壶”在中日韩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精品名壶评选中荣获金奖

2005年在第五期《江苏陶瓷》发表论文《紫砂陶艺杂说》。

2006年作品“盛世提梁壶”在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现场手工制陶技能大赛暨作品评选中荣获优秀奖

2006年作品“竹段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作品“太虚壶”在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2008年宜兴陶瓷传统制作技艺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2011年作品“汉风竹韵壶”在“第十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11中国(广州)国际茶业文化博览会”上荣获“2011中国精品茶具金羊奖”金奖

2012年作品“谦谦如意壶”在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13年作品“思亭壶”在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13年作品“汉云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2015年“笑樱壶”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5年“德钟壶”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6年“云肩如意壶”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艺博杯”金奖

2017年“井栏壶”被安徽省博物院永久收藏

2018年“容天壶”荣获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首届“陶城杯”陶艺大赛金奖

 

 



We Also Recommend